睡裙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睡裙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企业信息化绩效测评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1 01:35:02 阅读: 来源:睡裙厂家

摘要:针对当前企业深入应用信息化的评价问题,本文在企业资源基础论和企业能力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信息化能力的概念,建立了包括动力机制、运行机制和控制机制的企业信息化管理框架

关键词:IT绩效信息化绩效

十七大提出“信息化融合工业化”,但目前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渗透、扩散,对业务、管理、决策系统的全面支持,其过程迄今还是一个 “黑箱”。信息化评价直接反映了目前这方面研究的成果。信息化绩效评价是指利用绩效指标对企业信息化进行评价,一般包括过程评价、效 果(水平)评价和价值评价。

信息化水平评价一般认为开始于马克·波拉特的信息产业规模和结构测度,之后逐步渗透到了企业信息化评价领域。Zeitaml总结了衡量企 业信息系统有效性的关键绩效指标,Garter Groupr出了IT能力成熟度模型。国内对企业信息化评价的研究大致在2000年以后形成了一些成果。 梁滨、刘凤琴、唐志容等先后提出了企业信息化评测指标体系。2002年,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正式推出了我国第一个面向效益的信息化指 标体系。

以上这些评价方法存在以下问题:(1)缺乏信息化战略评估。这与以往低估信息化战略,将之仅视为信息系统战略有关,也因此很少将企业 信息化环境列入评价范围。(2)未能形成信息化分析机制。目前的研究基本属于静态分析,无法揭示信息化深入应用的方向、问题和突破点。 (3)定性指标多,定量指标少,缺乏可预测的量化模型。

1、理论基础

企业能力理论(CBV,Capability-Based View)从企业内在寻找企业成长、发展的动力,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越来越多的学者将IT资 源和IT能力视为企业的专属资产,讨沦其对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作用。Bharadwaj,Tallon,Carl研究了能力和企业绩效间的关系,IT与企业 协同的关系。国内学者任迎伟研究了IT能力与组织结构的关系及对中小企业业绩的影响,郑大庆、黄丽华进行了中国企业IT能力对企业绩效影 响的实证研究,张嵩从信息系统角度出发对制造企业IT基础设施能力进行了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

以企业能力理论为基础的IT能力的提出为剖析企业信息化发展、运行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但另一方面,受战略管理的局限,其分析偏于 宏观和定性,缺乏与具体管理职能、方法的联系,无法指导企业深入应用信息化。而且,信息技术能力(IT能力)的提法很难反映企业信息化过 程的管理性、组织性、知识性特点,因此,本文提出信息化能力(Enterprise Informatization Capability,EIC)的概念。企业信息化能力是 一种综合能力,它基于信息资源又不局限于单一资源,它涉及管理、组织、流程,它是企业学习、创新能力的基础。

要使企业能力理论与企业管理职能桕结合,必须重新界定能力的概念和分类。本文认为能力是企业知识、关系的集合体,与资源和管理过 程紧密相关,是通过使用、配置,创造企业资源,进行增值活动的过程表现。因此,可以从资源功能角度划分能力类型。

从使用资源的角度看,技术能力、运营能力、研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行政管理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能力、财务管理能力等都是此项功 能,这些能力可统称为业务能力或价值链能力。从配置资源的角度看,主要是组织能力。从创造资源的角度看,包括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学 习是由环境需求引发的资源创造,创新是由内部需求引发的资源创造。因此,企业能力可以分为3大类:业务能力、组织能力、学习和创新能力 。

相匹配的,企业信息化能力可分为信息技术和应用能力、信息组织能力、信息创新能力3种子能力,其能力体系如图1。

企业信息化深入推进涉及企业信息的全面管理,不仅包含一般管理过程,还要考虑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动力,因此,其基本框架包括动力机 制、实施机制和控制机制。动力机制是企业信息化得以实行并不断发展提高的源泉,包括企业信息化需求和激励机制两部分。运行机制包括了 计划和组织工作,在信息化领域指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和信息化组织建设。控制机制是企业信息化得以实现的保障,包括实施控制和评价两部 分。3个机制不同环节之间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企业信息化过程,如图2所示。

2、基于信息化能力的企业信息化测评体系

以企业信息化能力为基础,结合上述企业信息化管理框架内容,本文提出企业信息化绩效测评体系。该体系划分为信息化环境、信息化战 略、信息化能力、信息化水平4大部分,15个2级指标,39个3级指标,如表1所示。

本文所构建的企业信息化绩效测评体系可直接用于信息化分析,包括信息化战略分析、信息化过程分析和信息化成本效益分析。利用一级 指标信息化战略、信息化能力和信息化水平,可形成投入一管理水平一结果的分析链,通过对其一致性的比较,可判断信息化过程的不足之处 ,是战略问题还是实施问题。进而分析信息化战略、信息化能力的二级指标,可发现不足的管理方面,形成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3、中国制造业信息化战略实证分析

利用企业信息化绩效测评体系的一级指标信息化战略,通过矩阵分析法可分析企业内部信息化战略地位偏差。

本文利用制造业信息化指数调查数据,将企业信息化工作最高决策领导的职务、企业信息化主管部门级别位于企业组织机构的层次、企业 信息化管理部门的职能3个指标作为一个分析维度一战略重视度,将企业信息化投入比例、信息化部门员工占企业职工总数比例、信息化预算的 制定情况3个指标作为另一个分析维度一战略投入,经无量纲化和权重计算后,可得每个企业的信息化战略地位位置坐标。

取2006年制造业信息化指数调查数据分析,经异常值处理、筛选,共2545个样本。计算后得到的战略重视度均值为3.422,中位数3.667 l战略投入均值为2.017,中位数2。大量企业信息化战略重视度中等,投入稍低,约有46%的企业战略重视度超出了投入的匹配范围。因此, 目前信息化深入应用的主要障碍是认识上未能给予信息化战略足够的重视,大量中小企业信息化财力、人力投入较低。

责编:

山东定制工服

潍坊订做职业装

济南防静电工作服定做